English | 简体中文

你在这里

历史沿革

论证提出

我国天文界经过多年的努力建设了以2.16米、1.56米光学望远镜、1.26米红外望远镜、太阳磁场和多通道望远镜、13.7米毫米波、米波综合孔径、以及甚长基线干涉射电望远镜为代表的天文学实测基础,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天文研究的开展,提高了我国天文学在国际上的地位。

为了天文事业的进一步发展,1993年4月,以王绶琯、苏定强为首的研究集体分析了当代天文和天体物理学的发展趋势、中国天文学的现状,并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性,提出了“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 (LAMOST)”项目,建议作为中国天文重大观测设备列入“九五”期间国家重大科学工程计划。

LAMOST项目瞄准涉及天文和天体物理学中诸多前沿问题的大视场天文学,抓住大规模光学光谱开拓的可贵机遇,以新颖的构思、巧妙的设计实现了光学望远镜大口径兼备大视场的突破。1994年12月至1995年6月,经过中国天文学会、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先后组织的多次评议和评审,LAMOST项目一直位居前列。

1996年7月,国家科技领导小组决策启动国家重大科学工程,LAMOST列入首批启动项目。1996年10月,中国科学院成立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项目工程指挥部、项目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管理委员会。

国家验收

2001年9月,LAMOST建设开工,并于2008年10月建设落成。

2009年4月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工艺鉴定和建安、财务、设备、档案4个专业组的验收,2009年6月圆满通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持的国家验收(下图为LAMOST工艺验收会现场照片)。

由国家部委领导、学术专家们组成的国家验收委员会对LAMOST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验收委员会认为,LAMOST以其创新的概念、设计、技术和工艺,开创了我国高水平大型天文光学精密装置研制的先河。LAMOST的建成,突破了天文大视场与大口径难以兼得的难题,建成了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目前国际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望远镜,也是国际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望远镜,成为我国光学天文望远镜研制的又一个里程碑。LAMOST的建成也得到了国际天文界的高度评价,使我国大视场多目标光纤光谱的观测设备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并使我国望远镜研制技术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显著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下图为LAMOST国家验收会合影

测试运行

2009年下半年,LAMOST进入测试运行阶段,在测试准备阶段,LAMOST项目组与河外星系巡天、银河系巡天两个工作组进行了密切的交流和合作,根据今后巡天观测的需要,选定了测试天区和测试目标,制定了详细的测试方案。 测试方案包括仪器性能试观测和科学试观测两部分。2009年10月开始,LAMOST对14个科学测试观测天区反复进行了测试观测,观测的目标涵盖各种类型的恒星、星系、类星体、行星状星云等天体,共计观测和处理得到了20万余条天体光谱。此外,还对望远镜的指向跟踪、光纤定位精度、平场和波长定标方法及精度、光谱分辨率、光谱成像质量等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 通过科学和仪器性能测试,测定了望远镜工作的性能参数,找出了影响观测总体效率和光谱质量的各种因素,并且分析和尝试找出解决的办法。经过测试运行,望远镜于2011年10月正式进入先导巡天阶段。
  2012年6月,圆满完成先导巡天。2012年9月,LAMOST进入正式巡天阶段。

正式冠名

2010年4月17日,LAMOST正式被冠名为“郭守敬望远镜”。  刘延东出席了LAMOST冠名仪式,她在随后发表的讲话中高度肯定了郭守敬望远镜,并指出“用郭守敬命名LAMOST望远镜,不仅可以使我们的现代人和后人铭记中国古代天文研究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更激励当代的天文科技工作者奋起直追,勇攀世界天文研究的高峰”。她希望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继续加大对LAMOST的支持,创造更好的条件,使这样一个国家级、世界级的研究装置能够更好地运行,为国家天文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