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LAMOST用户培训会圆满召开 (相关资料下载请点击:http://www.lamost.org/du-training-2016/training/)
2016年7月13日至14日,由用户委员会和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主办的2016年度LAMOST用户培训会在北京市外研社国际培训中心召开,来自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上海天文台等14家科研单位和大学的78名LAMOST用户参加了此次培训会。此次培训会议由18个报告组成,分为LAMOST介绍、LAMOST对恒星和星团的研究、LAMOST对河外星系的研究及LAMOST对银河系研究四个部分。“LAMOST介绍”主要阐述了LAMOST的基本情况,包括LAMOST光谱巡天、LAMOST观测运行、数据处理、恒星参数和DR2数据发布信息等内容。其余三个部分都是由一个综述类的报告和几个具体研究课题的报告组成。在每部分结束时均留有半小时左右的讨论时间,以便于大家对报告内容的理解和吸收。 为了照顾到初次使用LAMOST数据的用户和学生,培训会在13日晚特别安排了“LAMOST数据下载和数据处理”讲座,“手把手”教大家从网站下载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培训会上,大家积极发言,就报告内容展开热烈的讨论。
持续一天半的培训会在大家的意犹未尽中圆满结束。从收回的反馈意见可以看出,参会者一致认为此次培训效果显著,收获颇丰,期待举办更多此类培训活动。培训会使用户进一步加深了对LAMOST整体概况的认识,较清晰地了解了目前利用LAMOST数据开展的科学研究及取得的系列成果,同时为加强用户之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016年国际合作交流
·
2016年10月中旬,中心工作人员张彦霞、袁海龙、宋轶晗、张健楠和汪梦欣一行前往意大利参加了天文数据分析软件与系统的天文信息会议(ADASS)。
·
2016年11月12日-11月23日,中心观测运行部主任施建荣研究员前往夏威夷利用昴星团望远镜(Subaru Telescope)对LAMOST的特殊目标进行了进一步的观测,为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数据支持。
·
2016年10月23日-11月4日,得益于国家天文台有偿使用望远镜的计划(TAP),中心观测运行部霍志英副研究员及张君波博士前往美国帕洛玛天文台利用海尔望远镜进行了类星体吸收线的观测,并了解了海尔望远镜的运行情况,此行为接下来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
2016年11月19日-11月27日,中心博士后向茂盛前往澳大利亚参加银河系考古学和恒星物理会议,就银河系考古学及恒星物理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学术交流。
施建荣一行访问阿帕奇天文台
2014年10月10日至25日,中心观测运行部施建荣、曹子皇、田园一行三人访问美国阿帕奇天文台(Apache Point Observatory)。此次出访旨在与SDSS团队交流望远镜运行和维护的经验,分享双方在望远镜运行和维护方面的心得,探讨望远镜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方案,对比和学习望远镜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等相关问题。在为期两周的参观学习和交流中,结合实际观测过程,施建荣等人观摩了SDSS 2.5米望远镜的观测和控制过程,重点讨论了望远镜导星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特点,并详细介绍了望远镜运行的各项关键指标。此行进一步加强了LAMOST与国际天文望远镜在观测技术上的交流合作。为更好地完善LAMOST控制系统,提高观测运行效率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
第一届郭守敬望远镜-开普勒卫星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2014年8月18日至2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主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和国家天文台合办的第一届郭守敬望远镜-开普勒卫星(LAMOST-Kepler)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蟹岛会议中心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丹麦、波兰和泰国的国际知名学者,以及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十余个国内单位的科研人员参会,共计60多人。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天文大科学装置,LAMOST兼具大口径、大视场和多目标的天文观测能力,是唯一能对美国开普勒卫星105平方度天区的十万多颗目标恒星进行有效光谱观测的天文设备。自2010年以来,我国学者与比利时等国际学者合作,利用LAMOST开展了对Kepler卫星天区进行系统的恒星光谱观测项目(LAMOST-Kepler项目)。该项目截止到目前已获得数万条恒星光谱观测数据,并据此测量了目标天区数万颗恒星的参数,引起了国际天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次会议主要围绕LAMOST的观测性能、恒星参数的确定、恒星及系外行星的观测结果、以及LAMOST与其他国际大型天文观测项目的合作等议题进行研讨。与会代表一致赞成继续进行项目的观测和数据处理及分析,进一步推动项目数据的多方面科学应用,并计划两年后在欧洲举办第二届研讨会。
本次会议是基于LAMOST科学数据的一次国际专题学术研讨会。其成功举办,不仅对LAMOST-Kepler项目的合作和交流创建了良好的平台,而且极大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参会者合影
BOOTES项目组软件工程师Petr Kubanet来访
2012年2月26日,西班牙BOOTES项目组软件工程师Petr Kubanet访问郭守敬望远镜。作为BOOTES-4项目的软件工程师,他主要负责BOOTES-4项目中望远镜整体软件系统RTS2(第二代程控望远镜系统)的开发工作。 来访期间,Petr Kubanet详细参观了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内部结构,并在国家天文台范围内做了题为“Bootes 4 - Recent Addition to a Network of fully Autonomous Observatories”的报告,详细介绍了BOOTES-4项目的软件系统RTS2的情况,与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观测控制系统(Observation Control System,简称OCS)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 RTS2是为BOOTES系列望远镜量身定做的一套集观测计划制定、观测任务调度、观测控制、数据生成与发布为一体的自主天文台控制软件。目前,RTS2系统已经应用到全世界20多台中小望远镜上,遍布亚、非、欧、南北美各个大洲。美国大口径全景时序巡天望远镜(LSST)项目的CCD测试工作目前也在RTS2系统下进行。 BOOTES项目计划在世界不同位置安放7台全自动望远镜,形成一个全球观测网,使得任何时刻至少有一台望远镜处于黑夜中,用来捕捉和观测伽玛暴余辉和其他瞬变源。该项目不仅为我国天文学家提供了一台先进的观测仪器,还有助于提高我国在伽玛暴观测研究等方面的科研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德国马普(MPE)代表团来访
2012年2月7日,德国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简称MPE)所长Kirpal Nandra教授率团访问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代表团成员包括马普半导体实验室主任Lothar Strüder教授,eROSITA项目首席科学家Peter Predehl博士、项目科学家Andrea Merloni博士和MPE X射线光学实验组组长Peter Friedrich博士。 MPE位于德国慕尼黑市郊,是国际上主要的高能天体物理研究机构之一,曾领导建造了ROSAT、XMM-Newton等著名的X射线天文卫星。eROSITA项目是一个全天巡天望远镜,作为俄罗斯SRG(Spectrum-Roentgen-Gamma)卫星的主要载荷,将于2013年发射升空并进入L2轨道。 2月7日上午,在郭守敬望远镜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永恒研究员的陪同下,MPE代表团一行参观了郭守敬望远镜,并听取了赵永恒研究员的详细介绍。随后,双方在国家天文台召开了eROSITA/LAMOST合作交流讨论会,会议由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运行和发展中心主任赵刚研究员主持。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科学委员会邓李才副主任、吴学兵委员、刘晓为委员、张双南委员,国家天文台袁为民研究员也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首先由eROSITA项目科学家Andrea Merloni博士介绍了eROSITA项目的基本情况及下一步的项目计划安排,而后赵永恒研究员做了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运行、先导巡天及数据处理等情况的报告。
南非共和国科技部副部长到访LAMOST
2012年2月21日,南非共和国科技部副部长Derek Andre Hanekom一行到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并在国家天文台党委副书记赵刚研究员、国际合作处处长薛随建研究员的陪同下访问了兴隆观测站。 访问接待会上,赵永恒研究员向Derek Andre Hanekom 先生一行介绍了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建设、运行、先导巡天及数据处理等情况。接待会后,客人参观了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赵永恒研究员向外宾介绍了望远镜的情况。
LAMOST代表团参加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CFHT) 科学研讨会
2013年3月25日,受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CFHT)科学组织委员会邀请,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永恒、观测运行部主任施建荣和数据处理部主任罗阿理及国内技术专家赴美国参加下一代CFHT科学研讨会。会上赵永恒研究员和罗阿理研究员分别做了“LAMOST进展情况”,“LAMOST先导巡天数据处理和发布”的相关报告,并讨论了相关的技术合作。 会后LAMOST中心领导及国内技术专家一行在CFHT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一起参观了CFHT望远镜。
张昊彤赴美参加MMT望远镜的观测
2013年4月28日,受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史都华天文台邀请,中心科学巡天部副主任张昊彤赴美利用MMT(Multiple-Mirror Telescope)望远镜进行为期一周的的观测工作。此行进一步加强了LAMOST与国际天文望远镜在观测技术上的交流。
LAMOST代表访问美国阿帕奇天文台
2013年10月14日-10月29日,观测运行部主任施建荣研究员赴美国阿帕奇(APO)天文台参与SDSS的观测运行任务,了解SDSS的运行和管理程序;并利用阿帕奇天文台3.5米望远镜的阶梯光栅光谱仪进行观测测试,了解观测到的极限星等情况。此次访问进一步加强了LAMOST望远镜与美国SDSS望远镜在观测运行技术上的国际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