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印象
时隔一年之后,再次乘参加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第26届大会的机会走出国门。这次拜访的目的地是东欧历史名城,捷克首都布拉格。临走之时恰逢北京2006年夏天最厉害的“桑拿”天儿,还担心布拉格会不会也这么热,因为媒体报道欧洲今年的夏天也很热。从网上查看了一下儿天气,最高气温25度,最低只有10度。看看地图才发现布拉格纬度是北纬50度还多一点儿,与我国的黑河相当,比哈尔滨还靠北。其实到欧洲出差或者旅行,一般不用担心高温。因为国人常去的英、法、德等国家纬度都很高,北欧更不必说,与北京纬度相当的只有罗马、马德里等很少几个欧洲大城市。
布拉格是一座历史名称,在中世纪很长一段时间比同时期的巴黎、伦敦还发达。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建筑至今保留完好。横贯城区的伏尔塔瓦河把这座城市的精华串在一起。
城堡区(包括查理桥和布拉格城堡)以及旧城区(特别是老城广场)是布拉格景点和古迹最集中的地方。城堡区石路两侧到处可见兜售小工艺品的商店,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小木偶是捷克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品,许多店里都可以买到。由于是手工制作,价格自然不菲,最小的也要300多克朗,相当于人民币100多元。稍大一些的就要超过1000克朗。家有爱女,当然也要破费一点儿,花800克朗给两岁的女儿挑选了一个符合东方审美标准的“小姑娘”。
老城广场上几乎每个角落都值得你留意,因为每个地方都是古迹都有故事。我不是布拉格通,具体是什么典故就麻烦你自己找找相关的资料吧。广场西南角的天文钟是绝对不能错过的地方,随着人流你就能找到它。每到整点在天文钟前都会挤满了游人观看两扇小窗内小人的表演,赞叹天文钟设计者的智慧。花上50克朗登上天文钟塔楼顶端绝对物超所值,从那里你可以环视整个布拉格城,俯视广场,欣赏广场对面童话王国般的教堂,眺望布拉格城堡和天文塔,还有国家博物馆等等。
布拉格的街头艺术非常的繁荣,尤其是在查理桥上和周围地区。街头画家的作品要价在数百到上千捷克克朗,通常侃价的余地不大。查理桥上常有各种乐队献艺,引得不少游人驻足欣赏。古城广场上还有首饰匠现场打制金银首饰。
城内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马车
在街道和人群中穿行。古老的马车夫一边赶车一边享受着MP3音乐,古老与现代就这样融合在一起。让我纳闷儿的是每匹马都戴着眼罩,是为了让马看不到两旁的事物好集中拉车,还是有什么其他讲究呢?
目前布拉格的地铁线有三条,A线和B线位置很深,可能还有战备的作用。A线地铁站半球形的墙壁很有特色。音乐家德沃夏克和文学家卡夫卡是这个城市的骄傲,许多地方都能发现他们的名字或者纪念物。第谷和哥白尼也在布拉格留下了自己的印记,这里有他们的雕像和纪念馆。
自大会开幕那天起我就计划要重现出现在大会各种宣传材料上的那张查理桥映衬下的布拉格城堡夜景照片,我把这张照片称为“布拉格印象经典”。23日报告结束后便专程感到查理桥,经过数次的曝光组合终于得到了让自己满意的“布拉格印象经典”。
一个地方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的情趣。8月17日晚上我就享受了一顿很惬意的晚餐。国际虚拟天文台联盟(IVOA)执委会会议结束后我先护送腿脚不便的刚刚上任的IVOA主席回宾馆,然后沿着与布拉格地铁C线平行的一条小路回宾馆。随意走进了一家当地小餐馆,虽然招牌上写着“Bar”。店老板不会说英语,碰巧一位店内客人帮忙点了菜。于是便与这位客人了聊了起来。那是个业余音乐家,弹一手不错的大提琴。不一会儿,他的一个朋友也到了小餐馆。业余大提琴家介绍说,刚到的是他的朋友,两人不经常见面。有机会的时候便到这个小馆子来和和曲子。他的朋友玩儿一把古典吉他。店老板也很和蔼,看我“dumpling(面包片)”吃完了主动过来问是不是再加两片。店里除了老板和这两位就只有我了。啤酒、小菜、地道的捷克小餐馆,还有业余音乐家的调音合奏,不是很惬意吗?
与这个历史与文化名称很不协调的是这里的治安状况。一天晚上我和一位清华的同事去参观老城广场和查理桥。在距查理桥还有一段距离的一个稍偏僻的地方,几个人过来问我能否将他手中的2000克朗换成其他币种。我说自己身上没有带现金。他们没有说什么走开了。离开布拉格的前一天我从老城广场一辆警车上悬挂的安全告示上得到了证实。挂图上印有一张2000元纸币的反正面图案,同时用英语和捷克语写着“这不是捷克货币”。如果那天只有我一个人,事情也许就不一样了。24日早上,我乘地铁去会议中心。上车时人并不多,但莫名的感到有些拥挤,发现三个男子包围了我。车将开动时他们匆忙的下去了,这才让我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头,赶紧摸了一下儿裤兜中的钱夹,还在,心里放心了许多。可真让人后怕,假如护照被偷了我该怎么办?过了一会儿,车上一位女士让我看车厢上的提示“当心扒手”。车厢里还写着一句话“提高警惕比报警更有效”。此外,许多其他参加会议的朋友也说遇到过类似情况。看来,如果你哪天有机会到布拉格公干或私自游玩,在欣赏金色之都美景的同时一定注意安全。
按照惯例,IAU大会会期十天,期间包括一个周末,算上往返其实就是整整两周时间。这次IAU大会中间的周末30来个国内代表一起组成了一个团,参观了温泉名城卡罗维·发利(Karlovy·Vary)和两个波希米亚历史上很有名气的城堡。闭上眼睛,三年前和许多朋友同游澳大利亚天文台、拜望麦哲伦云和南十字的情景还依稀尚在。
卡罗维·发利城区狭长,自南向北沿着特普拉河延伸。卡罗维·发利是波希米亚地区乃至欧洲地区有名的温泉疗养地,许多音乐家、文学家都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比如莫扎特、贝多芬、歌德、托尔斯泰等,据导游说戈尔巴乔夫当年还在这里有别墅呢。市中心的北端有德沃夏克公园和纪念碑。走在城区主干道上会不时发现水龙头,游客们可以随便接来饮用。路边售货亭里最热门的商品就是形态各异、色彩丰富的小瓷壶,售价大多在100到200克朗之间。同游的许多人都买了带给国内的朋友。我没有买纪念品的习惯,总感觉那些东西只是在买的时候有三分钟热度,带到家便成了垃圾。市区的建筑保存的非常好,在游人如织的繁华地段没有一个会破坏整体气氛的现代建筑,让自己有一种置身历史的感觉。
周日,我们首先去了卡鲁什丁(Hrad Karlstejn)城堡。这个城堡位于布拉格西南不远处一片美丽的丘陵丛林中,一座宏伟的哥特式样古城堡。14世纪由波希米亚国王神圣的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建造。为了保护城堡内的历史文物,禁止游人拍照。我们接下来去的克诺皮什切城堡(Zamek Konopiste)内部也不允许拍照。这里很有意思的一种习惯是每当有一批游客要进入城堡参观或者参观完毕走出城堡时就有一支乐队奏乐欢迎欢送。
克诺皮什切城堡深藏于布拉格南大约40多公里的森林中。城堡建造于14世纪,几经捷克和德国贵族之手,最后落在奥地利费迪南德大公手中。费迪南德大公酷爱狩猎,据说他一生中猎获的动物达30万头。在城堡内陈列着数万件猎物的头颅、毛皮等,还有大量的武器,刀剑、盔甲等。
两周时间很快过去了,曲终人散的时候总免不了让人有些伤感。随着受整个世人关注的冥王星地位问题表决的结束,随着北京赢得2012年IAU大会主办权,为期两周的IAU大会圆满的划上了句号。老朋友离别前的问候与祝福,晚上独自一人啃比萨的时候尤其让人怀念。不久回到北京又将开始忙忙碌碌的工作,虽然不是向往的但却是真实的。
完成于2006年8月27日慕尼黑飞往北京的航班上